溪瀑攝影 是我癡迷的練習題材
我總是藉著拍攝溪瀑為由 鑽入山林野溪間 縱情山水
同一處潺潺溪瀑 不同日子、不同時間、不同光線情境、不同構圖取景、不同快門秒數
呈現了迥然不同的意境
我所迷戀的 也許正是這自我挑戰過程與驚豔的練習成果
瀑布的流動感
以及那雄偉滔滔的氣勢
感受又大不同
大屯瀑布位於陽明山後山公園西側,南磺溪上游紫明溪上。
大屯瀑布成因可由地形面之對比獲得,紫明溪東側有七星山熔岩流所形成的二階段地面,
上段較新期者為中興賓館所在階面,下段為隱潭路西側階面,兩階面間崖高可達100公尺以上,
大屯瀑布位置大致與崖面一致,可知紫明溪穿過兩階面,最初在階崖處形成瀑布,再逐漸下切形成今貌。
大屯瀑布瀑壁呈八十五度,接近垂直。瀑布下方無瀑潭,但因河道陡急,下游多天然及人工形成的急湍、小瀑布,景緻頗佳。
搭乘260、230、紅5等公車至陽明山公車總站,沿湖山路有步道通往大屯瀑布。
開車由仰德大道上陽明山,可停車於第一停車場或花鐘旁停車場,循步道至大屯瀑布。
資料來源: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
▲▼好漂亮的狹瓣八仙花
▼好久沒拍大鐵身影了 今天現身的
它總是帶這我們夫妻上山下海到處趴趴走 大鐵加油喔!!
▼到了路口處了
其實我想要走的路口處 並不是這裡
這裡應該是我們ˊ要走上來的出口處
可是走錯路了 加上這裡又是單向道路 只進不能不出
反正都是進.出處 所以也沒差囉!!
▼這裡還有個步道 "青春嶺"今天不打算去走
聽說:從頂端第一接續井到大屯瀑布,剛剛好有四百階
因此也有人稱青春嶺步道為“青春嶺四百階”
最近看到走階梯的都有點怕怕 老囉!!唉...走下階梯膝蓋都不舒服
▼走沒兩下 就到了 第一水源區的“第一水管橋”(H:474M),以安山岩為墩柱,
原建於日治時代;據北投生態文史資源網的考證:是台灣第一座為了輸送自來水而設置的水管橋。
可以由日治時代挺立到現今,表示它相當堅固;橋面曾經整修過,早期的水管是在橋面下,
整理過後把水管放在橋面上並用方形不鏽鋼板外殼保護,留下另一側供人通行。
▲▼今年走到哪兒都在缺水 而我一直以為陽明山 這裡因該不會才對 所以才會選者今天來這
沒想到 這裡會是沒水狀態
▲▼巧遇一群ㄚ豆阿
▼走下來 往上拍 ㄚ豆阿還跟我揮手
▲▼半路上看到這黃色涼亭 很有FU 在這滿山都是綠油油草木裡頭十分顯眼
▲▼大屯瀑布步道景觀 路面青苔濕滑
最好備有登山杖或長柄雨傘輔助
▲▼沿途設有幾座跨溪彷綠竹的水泥橋
可連接兩邊溪岸步道
▲▼看到稍有一點水量 我就拿起相機加減拍囉
▲▼往下走出 出口處
這裡才是 我一開始的想走路口處
▲▼瀑布區步道並不長 一下子就走到底了
▲▼沒水量一旁也都是雜草
▲▼一樣就加減拍拍
▲▼我最愛的變色樹葉
走上來找大鐵 而這條路上去的是頂湖海芋園了
也是我們今天的第二目標處 GO出發去
(拍攝日2015.04.16)
爬山~與瀑布的相遇
延伸閱讀瀑布類舊作